“藏传佛教古建筑保护与传承国际论坛”在青海同德圆满落幕
10月23日,为期三天的“藏传佛教古建筑保护与传承国际论坛”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县顺利闭幕。本次论坛由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主办,旨在探讨藏传佛教古建筑的保护技术、文化价值与可持续发展路径。
论坛主会场特别设于具有深厚宁玛派传承的圣地·扎西曲唐寺。圣地·扎西曲唐寺位于青海省同德县东部,距县城约15公里,由晋美林巴大师首要弟子晋美秋阳让卓的转世活佛——第七世德敦仁波切于1995年亲自创建,1996年正式启建,是宁玛派龙钦宁提法脉在安多地区的重要弘法基地。选择此地作为论坛举办地,为与会者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场景,极具象征意义。
本次论坛以“雪域遗珍:古建智慧与当代使命”为主题,汇聚了来自中国、尼泊尔、不丹、印度及欧美地区的近百名专家学者、古建修复师及佛教界代表。与会者围绕“传统建筑工艺的现代应用”“数字化保护技术创新”“宗教功能与文化遗产的平衡发展”等核心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。
在实地考察环节,扎西曲唐寺精湛的木构建筑、独具特色的彩绘壁画及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的布局设计,成为专家学者研究的鲜活案例。寺管会主任格桑扎西堪布在专题报告中指出:“扎西曲唐寺虽建于现代,但完全遵循藏传古建形制与宗教仪轨,是传统智慧的当代体现,其保护经验对古建修复具有重要参考价值。”
论坛成果丰硕,通过了《同德倡议——藏传古建筑保护行动纲领》,明确提出建立“藏传佛教建筑基因库”、推动传统匠师培养计划、制定专项保护技术标准等五项行动计划。皮埃尔·贾米特教授强调:“藏传佛教建筑是活态文化遗产,需要宗教界、学界与政府形成合力,此次论坛为跨国界合作建立了重要平台。”